荆楚理工学院促进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措施和指导服务
2019年,在湖北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,在学校党委、行政的高度重视下,我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,始终将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最突出位置,以认真开展“不忘初心、牢记使命”主题教育为契机,深入贯彻落实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法规,大力加强我校就业创业工作队伍和制度建设,进一步夯实各部门、学院就业创业工作基础,加强统筹谋划,不断提高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整体工作水平,学校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就业工作。
1.加强领导,明确责任,建立健全工作责任制
学校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摆在最突出位置,把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作为学校民生工程、质量工程和品牌工程来抓。在学校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的带领下,各学院创新创业工作小组和工作专班认真落实就业创业工作“一把手”工程和责任制目标,加强就业创业工作的“全程化、全员化、信息化”建设,就业工作重心由“就业数量型”逐步向“就业质量型”转移。
2.强化指导,做好服务,提升就业创业意识和能力
(1)加强就业创业教研室建设。在学校第二轮岗位设置中,调整教研室专职专业教师队伍结构,引进副高职称专业教师2名,充实了就业创业教研室专职教师队伍;规范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管理,加强就业创业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,在大学生创业园设立了创业指导教师工作室;加大就业创业师资培训力度,更新教学理念,丰富教学内容,提高课堂教学实效。
(2)举办就业创业指导系列服务活动。积极推进“校地合作、校产合作、校企合作”。邀请企业人力资源经理、业内专家学者、企业高管、优秀校友进校园,开展就业创业专题讲座、创新创业大讲堂,开放就业创业咨询室,举办职业规划和就业创业项目设计竞赛活动等,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、择业观和成才观。组织开展SYB创业培训2300余人次,为有创业意愿的毕业生提供创业指导和经费支出。
3.形成合力,协调发展,引导毕业生多渠道就业
(1)多方收集和发布就业岗位信息。充分发挥各学院、产学研合作资源、校友资源、教师人脉资源等,多方收集适合我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信息;利用微信群、QQ群、就业信息网等形式,确保就业信息发布及时、准确、多渠道、全覆盖。
(2)加强实习就业基地建设,拓宽就业渠道。2019年我校新增实习就业基地52家,其中荆门市内企业实习与就业基地39家,市外企业就业基地13家,为推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提供坚实的保障。
(3)启动“百名助理进企业”项目。为整合就业资源,拓展学生提供成长成才就业平台,教育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专业和商业模式,体验和适应岗位和社会需求,学校与荆门市地方联合,启动了“百名助理进企业”项目。主要内容是地方企业自主申报、选拔确定入选企业和助理岗位,学校选拔百名优秀学生与企业对接,作为企业主管、高管助理进入企业实习实践。自启动该项目以来,已有8家优秀企业提供了208个助理岗位。
(4)组织校园招聘活动,搭建就业连心桥。一是通过“请进来、走出去”等方式,引进优质企业,为毕业生就业提供高质量就业岗位,组织大型校园招聘会2场,结合各学院学科专业特点,主办专场对接会200场次。二是积极推进“我选湖北”计划,承办了2019年秋季省级校园招聘会,组织598家省内外用人单位进校招聘,提供就业岗位15000多个,通过双选和专场宣讲答辩活动,达成就业意向3834人,签订就业协议933人。三是继续推进政校企联姻留才直通车系列活动,与荆门市委市政府、荆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共同联合,开启毕业生就业直通车,建立了招生、培养与就业的联动机制,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服务。
(5)加强思想引领,鼓励毕业生基层就业。一是发放《国家促进普通高校就业创业政策百问》,大力宣讲国家政策,鼓励和引导广大毕业生积极主动到基层、到中西部地区、东北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等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。二是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精心组织实施西部计划、三支一扶计划、村官选聘、农村义务教师等基层就业项目,力促我校毕业生下得去、留得住、干得好。三是鼓励毕业生到城乡基层从事教育文化、健康养老、扶贫开发等工作,到社会组织就业。四是积极配合学校武装部继续做好大学生征兵工作,宣传落实学费资助、复学升学、就业创业等优惠政策宣传。五是持续关心参加基层就业项目的毕业生,为他们“再就业”提供政策及信息服务。
4.多措并举,分类帮扶,服务困难学生就业创业
(1)建档立卡、建立台账。对困难毕业生群体,帮扶责任到人,精准推送岗位信息,优化个性化指导服务,千方百计帮助他们实现就业。
(2)落实求职、创业补贴等政策。积极宣传国家政策,指导毕业生提交就业求职申请材料,积极与荆门市相关部门协调对接,办理毕业生一次性求职补贴508人。
(3)持续关注困难毕业生和离校未就业毕业生就业动态,“一人一档”,做好跟踪服务和指导,做到“离校不离线、服务不间断”。
5.强化服务,激发活力,积极倡导以创业促就业
(1)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园管理,加强制度建设,完善服务机制,激发创业园区活力,为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服务。
(2)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,遴选热心创新创业事业的优秀专业老师入导师库,选派创新创业指导教师外出培训学习22人次,不断提升师资水平和能力。
(3)加强各项目的专业化指导,注重发挥各学院创客空间孵化作用,全年申报入园项目65项,入园孵化项目20项。
(4)组织开展创新创业讲座与沙龙40余场,参与人数2600余人次,开展创业路演活动8场。
(5)大力开展创新创业比赛活动,积极组织优秀创业团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,获多项荣誉。其中,获第五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赛铜奖1项、省赛金奖1项,第二届我梦见—楚天创客大赛优秀创业奖1项,湖北文化创意作品设计大赛优秀创业奖1项。学校获湖北省大学生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,大学生创新创业园被湖北省教育厅认定为“湖北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”。
6.规范管理,严格程序,确保安全稳定
(1)规范就业派遣服务。正确解读上级有关政策和规定,在学生就业手续咨询办理、学生就业材料收集等工作做到制度不走样、学生零投诉,坚决杜绝“被就业”现象的发生。
(2)认真做好就业统计工作。继续推行学校、院系、班级“三级核查”制度,即:院系先对就业情况进行自查,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对就业材料进行审查,最后就业指导服务中心组织专班,对每一个就业材料均进行电话核查,以确保我校就业统计真实有效。一是建立了动态管理机制,利用毕业生就业管理系统了解我校毕业生就业动态,对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全面了解。各院系也可实时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,以便对毕业生有选择性的进行了跟踪调查,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状况并提供帮扶。二是认真落实毕业生统计管理制度,严格按照上级关于报送就业进展情况的要求和规定,及时准确报送就业进展情况。
(3)优化就业市场服务。一是积极宣传动员,切实组织和指导好毕业生参加各类招聘活动。二是做好毕业生外出求职的组织与服务工作,做好安全教育工作。三是加强毕业生就业安全教育,强化权益保护,解读劳动就业法律法规政策,开展案例警示教育,指导学生掌握签约流程,远离就业陷阱。
(4)强化各类平台管理。严格招聘单位审核程序,确保招聘信息真实性和时效性,数据上报准确、及时,实现就业创业各项工作安全化、信息化。